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

图片
搜索
导航
黎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报告
文章来源:黎平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3-01-25 14:45 浏览量:0次 打印 关闭 【字体:


(2023年1月6日在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

黎平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黎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中央、省、州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省政府支持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等政策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千方百计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全县经济顶住了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经济大盘,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6.60亿元,同比增长2.1%(以下简称增长)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完成26.95亿元、25.20亿元、54.44亿元,增长3.5%、5.4%、-0.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完成291.49亿元,增长13%,贷款余额完成140.70亿元,增长13.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73亿元,增长15.3%;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6亿元,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2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18亿元,增长0.2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38792元、12369元,分别增长4.8%、6.5%。

(一)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桥头堡”建设显成效。积极筹备谋划,强化项目支撑。围绕“四区”战略定位,认真梳理全县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短板,借助41家省直厅局印发支持“桥头堡”有关37个配套政策,谋划“桥头堡”项目161个,总投资1294.58亿元,为建设“桥头堡”提供项目支撑。突破瓶颈制约,强化要素保障。加速智慧城市、5G网络建设,打造“数字黎平”,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大数据赋能;深化与佛山市等大湾区企业合作,引进广东国星光电等5家企业联合办好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为“桥头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聚焦“十大工程”,扎实稳步推进。清单式推进木材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冷链物流园、肇兴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等25个州级“十大工程”项目建设。截至2022年底,黎平经济开发区木材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黎平县冷链物流园、黎平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集聚区等11个州级“十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其余黎平肇兴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黎平县中等职业学校扩容提质工程等14个项目正在积极完善前期手续,力争2023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

(二)全力以赴奋力赶超,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围绕绿色轻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启动经开区“一园两区”总体规划,城北空港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在建市政道路3条共5.26公里,完成道路硬化2.7公里、污水管网铺设9.22公里,完成易地扶贫后扶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新增标准厂房17998.64平方米。工业投资增长强劲。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木材产业园、华诚木业整体家居加工厂、清水江光伏发电、华建石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实质性开工,成功申报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0.92亿元,助推清水江光伏发电项目建设。2022年,全县工业项目入库8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同比增长41.8%。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累计培育省级标杆项目2个,示范项目2个,累计带动12户企业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以“两茶一药”精深加工、木材加工为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2022年,新增引进工业项目26个,新增到位资金14.36亿元,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其中亿元企业1家(超超硅业),整治整合木材加工厂(点)206家,实现木材加工企业达规入统2家,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27家。

(三)全力以赴奋力赶超,城镇建设提质扩容。城市补短板强弱项进程加快。大力实施“强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平街脚棚改、兰花园棚改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新型城镇化项目完成投资20.53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1613套、老旧小区改造965户、背街小巷改造20条、燃气管网改造13公里、供水管网改造4.992公里、污水管网改造17.5公里,不断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精致化管理力度不断增强。大力整治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噪音扰民、野广告等违法行为,共下发占道经营告知书450份,清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54767起、清理野广告11332起,正阳街老大市场周围环境得到彻底整治,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稳步提升;协助查处占用人行道违停车辆1481余辆,规范摩托车临时停放3289人次,有效保证人行通道规范整洁;加大县城垃圾收运管理,全年县城区累计清收生活垃圾28960吨,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经济不断壮大。通过深入开展助企纾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城镇创新创业活力,扩大城镇投资和刺激消费。深入实施“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新设立市场主体4733户,其中个体户4044户、农专33户,企业656户,新增入库“四上”企业16户,新增打造县城翘街和古城墙两个夜间经济消费示范点,其中翘街成功纳入2022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

(四)全力以赴奋力赶超,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狠抓粮食生产,大力开展耕地撂荒整治工作,共整治撂荒农田660.95亩;强化高产优质品种和示范种植,粮食收获面积46.36万亩,增长3.6%,产量17.15万吨,增长3.25%。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47.76亿元,增长3.9%。特色产业稳步提升。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达34.83万亩、12.31万亩、26.81万亩、15.52万亩。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全县完成森林利用面积达103.8万亩,产值12亿元。其中,林菌、林药、林鸡、林蜂种养规模分别达1.52万亩、14.36万亩、84.32万羽、4.35万箱。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生猪出栏18.68万头,增长16.5%,产值6.7亿元;牛出栏2.45万头,增长2.82%,产值2.57亿元。

(五)全力以赴奋力赶超,旅游质效稳步提升。旅游业态质效升级。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打造“百节之乡”旅游文化IP。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黔东南州主会场暨“世外桃源·人间样板”肇兴景区非遗民俗展示活动,打造飞龙洞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完成红色沉浸式体验剧《黎平1934》策划及方案创作,建成黄岗创客中心研学旅游基地、黎平红色文化体验园等文旅融合项目。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对全县各旅行社及服务网点、星级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村寨、等级客栈及旅游车队开展旅游市场行为大排查大整治406余次,出动940人次,检查涉旅企业415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76项,整改完成176项,整改率100%;开展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业务培训495余人次。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加快盘活。扎实开展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景区)攻坚行动,翘街、肇兴两大景区游客数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2022年,在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情况下,全县实现接待游客755.73万人次,同比下降16.45%;旅游综合收入76.68亿元,同比下降9.95%。

(六)落实政策把握机遇,扎实稳住经济大盘。抓政策稳主体。严格落实国家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不遗余力解决企业生存发展难题。2022年,累计帮助1.6万家企业解决困难问题667个;退税减税缓税免税降费1.89亿元,同比增长282.79%,惠及17537户/人/次;帮助275家企业申请银行贷款9.14亿元,同比增长7%;各部门政策兑现资金2500余万元,涉及企业1000余家;2022年,全县市场主体达35132户,企业达4724户。抓项目稳投资。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2年,获批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7个,资金1.17亿元;获批专项债项目5个,资金3.96亿元;省财政支持黔东南州“桥头堡”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政策性融资贷款7.01亿元;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调度,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2022年新开工入库天利仁和、学府华庭、清水江九潮大稼光伏项目等500万以上重大项目3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约43.89亿元,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73亿元,增长15.3%。抓机遇稳消费。通过抢抓政策机遇,全力释放市场消费潜力,促进供需循环畅通,稳住大宗消费和重点消费,推动全县商贸经济稳步增长。2022年,商超、汽贸、住宿、餐饮等4大重点行业举办促销活动65场,拉动消费约2600万元以上,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营业)额分别完成37251万元、30877万元、3595万元、3503万元,分别增长11.7%、39.4%、-12.1%、30.9%。

(七)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国有企业实体化改革,加快推动县国有平台公司有序向市场化转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深化景区运营管理改革,推动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深化开发区运行管理机制改革,用活“管委会+公司”发展模式,释放开发区发展动能,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深化乡镇事权和财权改革,进一步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推进林权抵押工作,全面提高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2022年,持续推进“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纳入“一窗”事项数1389项;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全程网办率达74%,时限压缩率达81%;推进“集成套餐服务”,完善容缺受理机制,建成“7×24小时政务服务站”,持续开展“特色”服务;设立“惠企纾困”专窗,助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加大乡村政务服务改革力度,提高基层办事效率;提升12345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实效,打造升级便民服务“总客服”。产业大招商全力推进。开展“走出去”招商31次,对接洽谈企业142家;“请进来”洽谈88次,对接企业131家;增设省外招商站点扩大招商,以广东佛山招商驻点为基础,增设了福建、重庆等地招商联络站,2022年,新增重点产业项目47个、到位资金25亿元。

(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为“桥头堡”建设、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安全生产全面开展。聚焦十七个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出台安全生产追责问责规定,倒逼安全生产责任落实。2022年,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双排”能力大提升行动,共排查安全隐患43856项,已整改42033项,整改率达95.84%。发生安全事故3起,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0%,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债务化解总体可控。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控“七严禁”,通过偿还本金、置换、展期和核减偿还各类债务本息100,704万元,其中:化解本金18,564万元,偿还利息17,979万元;申请再融资债券置换到期本金43,831万元,展期到期本金20,330万元,未发生债务逾期风险。信访维稳做实做细。扎实开展政法信访大走访活动,持续落实好滚动排查机制。2022年,我县未发生漏管脱控情况,在今年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我县信访局被表彰为全国信访系统100个“先进集体”,为全省受表彰的3个单位之一。电信诈骗核减明显。2022年,滞缅涉诈高危人员已核减395人,现存高危人数70人,劝返核减率84.94%,劝返率全州第3,劝返人数全州最多,全国排名第17。核减滞留金三角人员12人、滞留阿联酋人员2人。

(九)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人民福祉持续增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3+1”保障,加强对3500户14032人动态监测和帮扶,投入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2.54亿元,实施项目379个,消除返贫风险2968户12967人。投入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1.25亿元,实施产业类项目153个,“两茶一药”主导产业新增种植面积4.6万亩。开展“稳就业、保增收”行动,全县总劳动力30.56万人,实现就业人数23.41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人数6.57万人;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为12931元,增速达16.65%。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2年共争取专项资金7994万元,启动实施城关二小教学综合楼、双江幼儿园等24个教育工程项目,统筹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动普通高中特色、示范、优质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加大推进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大楼、黎平县单采血浆站、县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等重大医疗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德凤集中隔离点建设,大幅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兜底保障救助力度加大。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40元/月、660元/月,全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1284.33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924.57万元、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资金567.40万元。稳岗就业成效显著。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扎实推进稳岗就业。2022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50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9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31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6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966个,有组织劳务输出2.75万人,有组织劳务输出率达74.04%。交通路网不断改善。完成沈团至江边寨公路等7条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3.45公里,完成岑卜桥、朝坪江桥等8座危桥改造,开工建设G356界牌至罗团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平寨至剑黎高速固本连接线农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融合高质量发展,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民生实事全力推进。2022年,全县十件民生实事共涉及20项任务,已完成全年工作任务14项,其余6项因要素保障不到位问题,目前正在全力推进(详见附件3)。

(十)践行理念守住底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抓好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工作。抓好重度和轻中度污染天气管控,2022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9%,优于省州下达目标任务(97.8%)。全力抓好地表水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2022年,五里江、枫树屯2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3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草坪、南田、平信地表水出境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地下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着力抓好城区噪声管控,做好污染物总量控制。全县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良好”,土壤和辐射环境质量整体稳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总体可控。围绕新绿色能源、城乡污水处理和城乡垃圾治理项目申报生态环保基金项目5个,申请金额3.72亿元,其中黎平县城乡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成功获批基金0.52亿元。

总体来看,2022年我县积极应对疫情挑战,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越、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进展。上述成绩来之不易,在我县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难能可贵,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我县仍然面临以下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投资占比较小,规上工业企业带动力不强;二是农业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三是投资结构不优,有效投资增势减弱,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四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仍有欠账,金融、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潜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拿出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以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谱写黎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州第十一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盯“六个战略”目标全力打造“桥头堡”核心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谱写美丽黎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6亿元、增长8%左右,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12%、7%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和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州调控目标范围内。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

2023年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人均GDP达2.86万元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5%左右,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8%左右;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3%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万亩左右,产量在2022年基础上只增不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以上,入县游客、旅游人均消费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缩小。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聚焦“桥头堡”核心区建设,搭建新发展平台。按照“短期快速见效,长期久久为功”和“对接融入、服务保障、全面提升”工作要求,加快构筑“桥头堡”功能,发挥“桥头堡”作用,以“桥头堡”建设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十大工程”建设,推动项目“短期快速见效”。加快已落实资金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木材产业园、冷链物流园等11个在建项目,尽快发挥项目功能效益,支持产业承接转移和推进“黔货出山”等重点领域实现长足发展。加快未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确保在2023年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上半年开工率100%以上。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全力以赴实现既定目标。按照黎平县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黔府发7号文件”“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久久为功,在核心区建设、产业承接、生态旅游康养、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五个方面取得突破,力争2023年招引30家以上企业,引进35个项目以上。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推动项目清理和资源盘活,加快资产回购和用地整治;坚持“筑巢”和“引凤”两手抓、两手硬,按分期分批建项目的要求,持续加快城北空港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设施项目建设,全力开展招引企业入驻工作,力争年内引入企业15户以上,园区产值力争达到15亿元左右。提振壮大主导产业,坚定发展“风口”产业。持续推进“两茶一药”产业提质发展,打造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生态农林产品供应基地,油茶产业持续优化,茶叶产业加快提质,中药材产业继续发力,木材产业聚集发展。抓住“风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服务华润新能源(黎平)、粤丰环保电力、清水江新能源重点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聚焦提升服务企业项目质量,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夯实园区基础建设,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加快推进城北空港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机场110KV变电站建设,加大中潮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力度,落实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完善经开区水、电、路、厂房等基础配套设施,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提供空间保障。壮大提升制造业,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头部企业培育计划,对重点培育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扶持,鼓励上中下游及关联企业聚集,强化工业企业上规入统培育。重点做好2023年拟培育入库的华建石材、华诚木业等企业跟踪服务,结合县内木材、茶叶等资源优势,鼓励企业自愿重组,支持企业抱团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以上。加快“数字黎平”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黎平”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大数据运营中心、智慧城市数字基座和数据共享开放平台的部署,推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数字旅游”等平台向“数字黎平”实现有效汇聚,支持“数字校园”“数字乡村”“智慧医疗”等项目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发展步伐,为新型工业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全力服务新能源项目,推动新能源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扶持新能源企业在我县发展壮大,积极做好华润集团、清水江集团两家在黎新能源企业服务工作,全力推进水口风电、九潮光伏、大稼光伏发电三个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向上申报新能源项目,力争2023年新增新能源发电3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建成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

(三)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加速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四改”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提质。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四改”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确保2023年完成棚户区改造445套、老旧小区改造2015户、背街小巷改造8条、城镇管网改造35公里任务目标,实现城市更新提质。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大力实施城镇精细化管理和农村环境整治“两大行动”,持续加强城镇治理,严厉打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夜市乱象、城镇“两违”等行为,合理划定经营区域,加大对夜市、烧烤摊位油烟、噪音等问题的整治力度,打造平街和翘街两条精致管理示范街区。补齐城镇民生设施短板,让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积极推进市政道路、公共停车位、新能源充电桩、公园绿地、城市绿道等建设,抓好城市小区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成黎平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重点推进群众关注的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黎平九小新建等项目建设,切实解决我县就医难、中小学大班额等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

(四)聚焦新型农业发展体系建设,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评审批复、工程建设、竣工验收、资金管理、上图入库等工作,力争2023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万亩以上。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主体、农产品营销主体,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力争2023年底全县运营优质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达到403个。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围绕“农业工业化、农业科技化”发展思路,聚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具有黎平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着重培育和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支持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仟山农林公司等企业申报省州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企业强链补链延链,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以上。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产业,加快推进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黎平牛保种与扩繁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同时,抓好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进一步提升黎平农产品品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

(五)聚焦全域旅游试点示范创建,加速旅游产业化。努力打造大核心,建好培优龙头景区。抢抓新国发2号和“桥头堡”文件政策机遇,以创建肇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大力推动实施肇兴景区及周边村寨环线、污水、新区、供水、消防、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同步按照景区标准做好新区规划建设,大力开展环境提升行动,全面开展景区及沿线周边乱搭乱建问题清理整治。推进重点村寨建设,积极培育全域景区。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堂安、黄岗、四寨、述洞等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特色民宿产业发展,以肇兴侗寨为龙头,堂安、纪堂、述洞、四寨、黄岗等重点民族村寨为主轴,联动从江、榕江民族村寨,分类打造乡愁型、农耕型、观光型、创作型“生态山居”民宿项目,以“小景点串大景区”,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加大宣传营销,打造特色品牌。以佛山为突破口,加大旅游市场宣传营销力度,积极拓展大湾区旅游市场,抓实“百万游客趣黔东南”品牌活动。强化节庆旅游文化IP打造,重点策划中国侗年等民族节庆活动,策划好线上直播,增强侗年活动影响力。抓好肇兴侗寨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工作,围绕“世外桃源·人间样板”为主题,制作完成并发布肇兴侗寨宣传片。积极与贵阳、广州、重庆、成都等主要客源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实现资源共用、客源互流、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利益共享,不断提升我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聚焦扩大内需激活市场内生动力,全力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稳步扩大家电家具、成品油、烟酒等传统消费,提振住宿和餐饮消费。推动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业网点、乡村新型便利店改造升级,加快社区菜市场、生鲜店新模式新业态等终端引入培育,助力扩大城乡消费。落实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扩大汽车消费。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统筹抓好风险楼盘处置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提高助企纾困水平。狠抓市场主体服务,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做好政策梳理、解读和宣传,建好用好企业走访台账,对问题台账实行登记销号管理,确保企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聚焦“四上”企业和拟培育企业,精准制定企业政策包,让企业及时知晓政策、理解政策、申报政策、享受政策。加大“贵商易”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广运用,确保全县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应用尽用,切实形成“企业找政策,政策找企业”的良好互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抓实抓细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已谋划储备的69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69个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项目、16个“4+1”基金和161个“桥头堡”项目,加快完善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对接,确保获得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专项资金支持。加强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推进华诚木业、清水江光伏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工业投资完成11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城镇“四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旺角广场、兰花园棚改等项目建设,城建投资完成22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国储林、高标准农田、规范化黄牛养殖等项目建设,农业投资完成2亿元以上;加快民生补短板攻坚行动,推进县医院整体迁建、城关二小综合楼、天马山殡葬一体化等项目建设进度,民生领域投资完成4亿元以上;加快推进G356黎平县界牌至罗团公路改扩建工程、长溪水库、高贡水口等在建交通水利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绞洞水库、水竹冲水库项目、S312锦屏-麻尾(双江至黄岗段)公路大修工程,扎实做好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地坪码头、黎平飞机场改扩建等重点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动工,交通水利领域投资完成5亿元以上。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力度,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实施细则(暂行)》等文件要求,完善制定《黎平县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操作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继续推进县领导联系服务重大工程和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实现重大项目驻点服务全覆盖。健全完善重大项目联审会商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土地、水、电、资金等资源要素保障,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七)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紧围绕“三落实一巩固”“九个聚焦”“五大振兴”“六个专项行动”持续发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精准开展防贫预警监测和帮扶。坚持县乡村三级月排查、月研判,做到不漏一户一人,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整改。不断夯实“3+1”和兜底保障成果。强化政策落实,确保过渡期帮扶政策一项不少、帮扶力度一分不减、帮扶成效持续提升,稳步提升群众“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水平。继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两茶一药”主导产业,积极主动对接融入大湾区,奋力打造一批大湾区优质农林产品供应基地。扎实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全力抓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紧扣乡村建设“183”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调度,统筹各方资源,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持续加强衔接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加强项目谋划,强化项目资产管理,高质量完成项目实施任务。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深化结对帮扶关系,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生态康养旅游、人才交流学习、劳动力培训和输出等加深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共赢发展的关系。

(八)聚焦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绿色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专项行动,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加快推进贵州黎平经济开发区绿色轻工产业园项目(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进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和城乡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严格危险废物管控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全力做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保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1天以上。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开展新一轮绿色黎平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公益林和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2023年完成营造林6万亩、树种结构调整1万亩、国储林流转收储1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0平方公里。持续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推进开展“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环保产业准入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全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

(九)聚焦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实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破除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抓招商抓项目。坚持把产业招商作为扩增量强支撑的主要渠道,大力推进领导招商、央企招商、专班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安排部门“点招”任务,落实抓产业必须抓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其中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工业产业到位资金占比55%以上,力争全年引进优强企业10家以上、重点产业项目35个以上。创新招商方式,采取股权投资、项目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大企业落户投资。完善重大招商项目调度机制和服务机制,用好招商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实施主体、一个推进方案”模式做好招商项目落地全过程服务。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大力实施“黎即办”品牌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三减一降”“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加快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体系,着力在与大湾区异地办上实现大的突破。进一步提高12345便民热线办理质效,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用好“贵商易”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确保市场主体达3.95万户,企业突破5450户。加强“四上”企业培育,落实好省州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培育壮大“四上”企业系列政策,培育入库“四上”企业16户以上。加强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做好黎平经济开发区园区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健全财政直达资金监管体系,提高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效率。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深入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水资源价格改革。着力提升创新水平。深入实施“六大科技战略行动”,依托佛山·黎平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探索实施“科技入黔”工作。积极配合省州科技部门,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在黎平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抓牢人才“四大工程”,鼓励扶持创新创业人员带项目和团队入县。

(十)聚焦提高重大风险化解能力,建设平安黎平。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黎平。全面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最新的疫情防控指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突出保健康、防重症,加强重点人群保护,提高药品保供能力,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同时要加强诊疗资源调节,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抓紧抓实抓牢安全生产。持续深化“打非治违”,全面落实“六个全覆盖”,常态化开展“三驻”行动。围绕消防、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纵深推进“双排”攻坚,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守牢金融风险底线。坚持从严从紧管债,支持发行“绿色债”“康养债”,灵活运用资产盘活、核销核减等方式多渠道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支持项目融资等方式化解刚性兑付债务。强化对地方金融机构和组织的日常监管,抓好高风险边缘机构处置工作,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常态化排查和打击,坚决守住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底线。抓好“保交楼”专项工作,加快推进逾期风险楼盘遗留问题处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巩固提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深入细致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健全县乡两级政府定期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聚焦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狠抓社会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发展成果365bet体育_365bet体育在线@:更公平惠及老百姓。推进充分就业创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劳动力就业人口监测,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智慧化、精准化、多元化、标准化等“五化建设”。加强对各类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帮扶,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新建黎平八幼,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着力提升教育办学条件。支持黎平三中创建省级三类示范性高中、支持黎平四中通过省级体育与健康特色示范学校复评。支持黎平职校扩容提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大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推进三孩政策稳妥有序实施,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苗侗医药入典。加快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增发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做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推进我县基本医疗保障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顺应健康老龄化需求,加快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和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全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黎平建设区项目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等保护发展。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围绕州、县民生实事,对标对表,狠抓落实。在保障项目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给全县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